晋中市林业和草原发展中心组织我市果农赴运城市临猗县考察学习
7月26日,为了实施好“红枣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推广示范”中央财政科技项目,提高全市林草技术人员和广大果农的红枣经济林综合管理水平,市林草中心组织太谷区、榆次区红枣种植大户、技术人员共计30余人赴运城市临猗县庙上乡考察学习设施鲜枣管理新模式。
期间,在临猗县富硒大枣种植专业合作社农艺师隋建国的带领下,考察学习组一行深入临猗现代设施鲜枣数智产业园,实地参观学习设施鲜枣标准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管理全流程。
在展示厅,隋建国农艺师为大家讲解临猗红枣起源、发展历程及红枣种类,适宜在山西栽植的红枣品种等。
在冬枣种植展示区,大家仔细观摩了棉被棚、双膜棚、单膜棚、雨棚等智慧管理样板。该系列大棚采用智慧物联网终端操控平台,对大棚进行智能温控、土壤监控、虫情监控、采光控制、水肥一体化,以实现对大棚内环境的高效监控和智能调控,为冬枣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,从而大幅提高冬枣的质量和产量,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。
在红枣大棚里,隋建国农艺师从设施枣嫁接方法、最佳施肥期、整形修剪、病虫害防治、大棚管理注意事项等方面同学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交流,对枣农提出的问题答疑解惑。
通过本次现场学习,枣农们深有感触。大家一致表示,临猗县冬枣产业园内枣树管理的标准化、智能化,切实提高了枣果的品质和效益,为我们枣园的管理树立了标杆,提升了信心。下一步,我市要把学习到的先进技术运用到枣园管理中来,努力培育和生产出更甜更好更安全的晋中红枣,实现全市红枣产业提质增效。(张利明)